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基电池及功能材料团队招聘启事
一、科研团队定位:基于生物基或生物质的原料,利用电化学技术手段,研发生物基功能材料和器件。
二、研究重点:低成本、高功率、长寿命的生物能源转换的材料和器件,例如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与光伏耦合的器件)和生物离子电池等。
三、研究方向:
1.
生物基储能材料及器件:利用廉价的生物基材料合成纳米结构碳/M复合物和无机/有机(包括高分子)的介孔杂化体系,进行储能材料(包括气体如甲烷、氢气等)的研究,制备高能、高功率的动力电池所需电极材料。
2.
生物燃料电池:利用生物基(或生物质)原料,研究开发低廉的大容量、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
3.绿色离子电池:直接利用生物基或生物质原料的有效成分(例如纤维素醇或自由基等)制备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利用这些有效成分甚至一些细菌的活体成分来制备电极和器件的存储机理研究。
4.高效率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合成组装大环(含氮)的混合传输(离子和电子)聚合物/非贵金属的纳米结构的复合物,探索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探讨其代替贵金属的可能性。
5.生物酶作催化剂在生物燃料电池应用:改善酶电极,利用三维的高比面积的生物亲合性好的材料(例如:氮化物或碳氮化物)作为酶的载体,探索新的酶固化的方法和新的中介物;采用多酶体系提高对生物燃料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氧化反应),提高功率密度。
四、学科要求:
1.
高分子(或有机)化学,主要设计、合成新型的混合传输材料以及电极所需特殊的添加剂,合成非贵金属催化剂的配体,以及制备有机(高分子)多孔复合储能材料(例如甲烷等)。
2.
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利用生物基材料设计、合成纳米结构的(储能)杂化材料。
3.
生物化学,
负责生物(基)材料的的预处理以及生物材料的制备和组装,研究生物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的传输机理。
4.
能源化学(或电化学),负责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制备、优化以及酶电极的制备。
五、招聘需求及应聘要求:
岗位1.
项目负责人:
(1)研究背景要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有生物背景或生物材料研究经历者优先);
(2)专业、学历要求:具有物理或者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3)性别要求:男;
(4)招聘人数:1人;
(5)年龄要求:30岁以下。
岗位2.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助理:
(1)研究背景要求:燃料电池(有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经历或太阳能电池研究经历者优先);
(2)专业、学历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专业不限;
(3)性别要求:不限;
(4)招聘人数:2人;
(5)年龄要求:35岁以下。
岗位3.
项目负责人:
(1)研究背景要求:有机合成(或高分子合成),有电极界面修饰或分子电子学经历者优先;
(2)专业、学历要求:具有有机化学或有机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
(3)性别要求:男;
(4)招聘人数:1人;
(5)年龄要求:35岁以下。
岗位4.
项目负责人:
(1)研究背景要求:酶固化(有电极界面固化或酶电极经历者优先);
(2)专业、学历要求: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专业不限;
(3)性别要求:男;
(4)招聘人数:1人;
(5)年龄要求:35岁以下。
岗位5.
项目助理:
(1)研究背景要求:锂电池材料的制备与器件
(有正极材料研究经历者优先);
(2)专业、学历要求: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专业不限;
(3)性别要求:男;
(4)招聘人数:1人;
(5)年龄要求:30岁以下。
六、薪酬福利
按照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相关政策发放。
七、应聘方式
进入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主页www.qibebt.ac.cn中的人才招聘系统,注册会员并填写简历。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Qingdao
Institute of Biomass 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QIBEBT,
CAS"),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青岛市共同筹建,建成后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是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定位于生物能源与生物过程领域的国立科研机构。
研究所的建立是在中国科学院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实施阶段学科布局调整,结合山东省、青岛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求,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瞄准国际能源科技前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背景下建立的。研究所的建设资金为人民币3.15亿元,其中中国科学院出资1亿元,山东省政府出资0.15亿元,青岛市政府出资2亿元。同时,青岛市政府无偿划拨110亩土地作为研究所建设用地。
研究所的领域定位是,基于各类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为主线,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